一场“星火燎原”的教育生态变革
北京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多层次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间产生了奇妙化学反应,助推着一场水到渠成的教育变革。
近日,北京大学新闻网在并不显著的位置挂出了一则由校报学生记者采写的消息,题目是《人文学部本科跨学科项目教师座谈会举行》。短短千字的报道,看似波澜不惊,却因校长林建华“只言片语”中传递出的革新风向而显露出不寻常的意味——
“要走一条有北大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逐步建立有北大特色的教学制度文化。”
在这场仅有林建华和相关职能部门、人文学部跨学科联合项目负责人、教师代表等20余人参加的小规模座谈会上,林建华希望听到对北大本科教育的“真意见”。他说,北大目前正在从推进专业教育和加强通识教育两个方面积极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无论在专业教育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还是在元培学院模式的基础上讨论并在学校范围内逐步推进建设适合中国学生的通识教育体系,都是为了“进一步探索北大将来的教育模式,使之更适应国家人才培养的需求”。
“林校长在一周之内举行了多个本科教学座谈会。我直接参与的座谈会就有两个,一个是人文学部跨学科项目的教师座谈会,还有一个是关于如何推动元培学院进一步发展的座谈会。据我所知,他还与元培学院的本科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北大人文学部副主任李四龙是人文学部本科跨学科项目教师座谈会的主持人,座谈会上,他向林建华详细介绍了人文学部目前已有和正在筹备中的6个跨学科项目,并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建设、国际化培养、导师制改革等方面介绍了古典语文学项目实施8年来的运行状况。
记者从北大相关部门人士处获取的信息,印证了李四龙“林校长最近在密集调研元培学院和本科跨学科项目”的说法。在北大综合改革方案和“双一流”建设方案相继出台的背景下,对多层次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的高频关注,传递出了怎样的改革信号?
以“跨学科”之名
2007年,林建华的身份还是北大常务副校长、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主任。那一年,北大“元培计划”这项进行了6年的本科教改探索正式升级为“元培学院”。当年,林建华将元培学院定义为北大本科学院的雏形,视其为北大历史上继1952年院系调整后一次重大的教学改革。
似乎从那时起,元培基因便成为“跨学科”的代名词。
“人文学部比较有意识地推进跨学科培养是在2009年。”李四龙清晰地记得,那一年教育部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落地北大后,北大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向教育部提出“人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方案”。
当时,在教务部的直接领导下,由时任哲学系副主任的李四龙牵头,哲学系、历史系、中文系、考古文博学院、外语学院、元培学院几个院系的教授们聚到一起商量,什么项目能把这个“新鲜事物”接得住、接得好?
“我们都是人文基础学科,应用性相对比较薄弱,所以当时做跨学科项目主要是两个思路,一个是更基础,一个是更前沿。项目选择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说服的过程,取最大公约数,最终确定了‘古典语文学’这个项目。”李四龙坦言,“从2009年酝酿到2010年启动,这个项目从诞生到逐步完善,一直伴随着统一理念与论证评估的过程。比如,中国古典学方向要不要包括唐宋元明清?最初,我们只是很含糊地说‘中国古代经典方向’。我们每一两年就要召开一次课程建设研讨会,对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完善,明年又要形成第三版的项目教学计划了。”
李四龙更愿意将跨学科本科项目描述为“嵌入式的主辅修制”,因应当前学科发展快、知识更新更快的学术格局,以知识结构的灵活调整和有机整合,主动面对未来的变化。“跨学科培养应该是当年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思路的升级,仅仅靠以满足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框架内的复合专业培养,通常难以形成新学科或新方法,而现在的跨学科培养则重在新学科的培育和新方法的提炼,以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兴趣为依据,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李四龙说。
2017届元培学院毕业生祁箫,至今记得“社会公正与中国实践”课堂上的热闹场面。这是专门为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在北大通常简称“政经哲专业”)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讨论课,来自政府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社会学系的3位教授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分别从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3个学科视角就社会公正问题展开自由讨论。从公正概念的历史演变谈到社会公正的最优选择,从社会公正在中国的现状讲到国人的公正观念,天地之大,驰骋无疆。
作为北大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的结晶,一堂讨论课,似乎在辗转腾挪间便突破了政治学、经济学、哲学3个领域的学科界限。
“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及时适应变化做出调整。我们不仅要培养出具有单一学科背景的人才,而且要培养视野宽广、具有跨学科背景的人才,这才是以‘培养引领未来的人’为目标的北大需要承担的使命。”在深度参与多层次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的北大教务部部长傅绥燕的视野中,专业分类齐全、学科实力深厚的北京大学,理应保有深层次推动本科教育跨学科的勇气和自信。
毕业时同时拿到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外名校硕士录取资格的2013级元培学院政经哲专业毕业生李雨晗,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去三江源从事自然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北大这4年,我重新定义了自己。感谢北大,让我发现了自己的热爱和未来。”李雨晗在北大119周年校庆讲述会上这样深情讲述。
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愿意为之奉献一生的强烈感受,元培学院数据科学专业学生张宏毅同样印象深刻。他至今记得在《自然》杂志看到一篇关于机器学习检测自杀倾向文章时,内心抑制不住地激动,“那一刻,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到无比自豪,学科的交融真正得以造福人类,这使我坚定了在‘数据科学’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我要尽自己的专业所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如今,在北大,每一名本科生都有机会接受多层次的跨学科本科教育。从全校性跨院系自由选课,到辅修、双学位,再到更具融合性的跨学科项目、跨学科专业,学生可以从自身兴趣出发,自由地体会不同学科之间交流碰撞产生的无穷魅力。
傅绥燕用美食作比喻,来解释不同层次跨学科项目的区别,跨院系选课就像是吃一种主菜,再加一个小菜调剂一下口味;辅修或双学位相当于吃一套西餐再吃一套中餐,而跨学科项目或专业更像是创造了一个新菜,比如西式菜的中式做法。
“跨学科学习让我看到了专业自身的局限性,能够跳出已有的思维框架,接触到多套思维方法,让自己得以学会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同一个问题。”如今,元培学院政经哲专业大三学生李畅畅正尝试把多学科的视角应用到人工智能方向的理论研究中去,“我会从哲学角度分析人和机器的区别,用社会学角度分析人工智能普遍推广后对社会结构、社会公平、失业率的影响,再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制造业转型带来的契机。”
“跨学科学习其实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探索的过程,如果在学习中,学生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追随内心的召唤,确定了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并且一直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激情,那才是我们人才培养的成功所在。”傅绥燕说。
思想理念的深层变革
“‘二次招生’的理念,大家现已习以为常、乐于接受了,大一新生招进来,有个大致的方向,然后再慢慢选专业,现在我们的跨学科本科项目都是在大一下学期招生,其实这些都和元培相关。”李四龙觉得,从元培计划开始,各院系、各专业逐渐发现,原来学生还可以这么招!“这其实就是一个理念传播、达成共识的过程,而且我们逐渐发现,这样招进来的学生专业稳定性更好,任课教师不用再苦口婆心地讲这门课为什么重要了,学生已经在选择过程中说服了自己。”
在李四龙看来,跨学科培养同时也是在专业教育框架内实践通识教育的理念。“最好的学习是终身的主动学习,跨学科培养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放在首位,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权,让他们在相近的专业里找到最感兴趣的领域,要让学生主动地学。”
“去年,我们用一年时间研讨本科教学改革的方向,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将厚基础、宽口径的元培计划理念予以扩展。通过成立元培学院,为元培计划的实施提供更大的舞台,也为学校整体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时间回溯到10年前,2007年9月6日举行的北大元培学院成立暨2007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林建华作出如上表述。当年,舆论将“元培计划”得以在实施6年后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全面升级,归因为元培计划理念在北大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同。
低年级不分专业、按文理两大类招生,学生在全校学科范围内选择和安排自己的课程与知识结构,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志趣在全校各个院系的各个专业中自主选择专业,似乎从诞生之初,元培计划就浸润着“兼容并包”的学科视野。
“元培学院的实践表明,跨学科专业的设置确实不需要一个实体院系、教研室作为支撑,新的专业概念已经形成,仅仅通过知识的组合,通过跨院系选课,大学可以建设更多跨学科项目和专业,培养出知识结构多样化的人才。”曾任元培学院副院长的北大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说。
对于跨学科本科教育探索,卢晓东是研究者,亦是实践者。2008年,卢晓东亲手参与创建了北大本科生培养试点学院的第一个跨学科专业——元培学院古生物学专业。
古生物学专业以刚刚成立一年的元培学院为平台,学生需要在地球与空间学院、生命学院、环境学院进行课程学习,接受生物学、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的综合教育和系统训练。曾经以“一个人的毕业照”走红网络的薛逸凡便毕业于该专业。
此后,元培学院又陆续开设了政经哲、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整合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4个跨学科专业。元培的基因也因为这些跨学科专业的建立,而向着更广阔的学科领域绵延开去。
傅绥燕更愿意把元培学院比作北大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块“试验田”,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闯出一条新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元培学院的教育理念和制度优势逐步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上形成的理念、积累的经验也正逐步向全校推广,渗透到跨学科专业和跨学科项目中。”
作为人文学部的第一个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古典语文学的诞生正是参照了元培学院的培养模式,元培学院也是该项目主要的生源地。
从形成思想共识,到传播跨学科理念,从产出跨学科项目成果,到跨学科理念反过来作用于传统学科教学,李四龙真正看到了思想共识对打破学科壁垒的强大力量。
“古典语文学项目做了七八年,去年人文学部换届时提出要搭建一些新的研究平台,教师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搭建古典学的研究平台,这其实就是来自于学生需求的一种理念反哺,跨学科让学生的需求真正转化为教师的需求。”李四龙说,去年学校层面实现了全校自由选课、学部内自由转专业的改革,更是打通了仅存的体制机制障碍,跨学科的路也将越走越宽阔。
教育新生态的“水到渠成”
其实,与1999年成立的人文学部类似,北大许多学部在成立之初主要负责学术评审,在教学功能方面基本是空白。到2016年4月,各个学部换届后,第一次成立了教学委员会,将学部功能拓展到教学领域,才给了从学部层面推进跨学科本科教育的“名正言顺”的平台。而平台刚刚搭建起来,便要面对学部内学生自由转系转专业的改革浪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